6月10日■★★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有关情况。民政部社会救助司负责人张伟出席发布会,并回答记者提问◆◆◆。
大象新闻记者:《意见》提出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★★★■。请详细介绍下一步工作重点,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困难群众?
首先★■★■★★,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◆◆■,强化政策供给,确保兜住底。加快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,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◆◆,逐步扩大监测范围,将存在现实困难的对象◆■、以及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的对象均纳入监测范围,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帮扶。积极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扩围增效,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■★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,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医疗等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★◆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。研究编制◆◆“十五五■■◆★★”相关规划,加快构建城乡统筹、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◆■■★。同时,积极推动出台社会救助法,为基本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法治支撑。
再次,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,发挥体制优势,更好兜牢底。不断健全分层分类◆★★、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,充分发挥各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◆★、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作用◆◆◆■,强化部门配合,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之间的衔接★◆◆■■,有效统筹各方救助资源,形成最大救助合力★★■■。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低收入人口,实行分层管理、动态监测、因需推送★■★◆★、分类救助、结果反馈的运行机制◆◆◆■★★,实现救助帮扶工作流程可跟踪、结果有反馈,形成“一户(人)一条闭环救助链”,切实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。
其次,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,突出精准救助,做到兜准底。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,推进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◆■◆,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比对■■,完善“大数据比对+铁脚板摸排”相结合的机制◆◆★,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。指导地方规范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,坚持★■★◆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,精准对接救助供给和需求★■◆。深入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,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★★◆★★,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、差异化救助需求■★★。
张伟★◆■■: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,是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、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,对于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、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★■。《意见》强调要“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”凯发k8娱乐开户网站,围绕◆★★■■★“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”,对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、加强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合理确定低保标准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。下一步,民政部将按照《意见》要求,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机制,强化政策落实★◆■◆,推动各项救助帮扶措施更加公平★★★■、均衡、可持续地惠及困难群众★■◆◆★。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: